新闻资讯
xinwenzixun
全国统一免费咨询电话
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0000-0000
Q Q:1234567890
E_mail:xpsyxf.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半岛电竞
AG旗舰厅现代教育学名词解释
AG旗舰厅2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1 、个体身心发展: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 1 )遗传素质 —— 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 2 )成熟 ——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 3 )环境 —— 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 5 )个体主观能动性 —— 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线 、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 “ 危险期 ” 或 “ 心理断 乳期 ” ,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总体上: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 1 )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
( 4 )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8 、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 期,是人生的定向时期AG旗舰厅,个性的定型时期。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或说核心问题,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 ‘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 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 2 )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 1 )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明义权、荣誉权等。
语言准确、明了、有逻辑性;富有感情,有感染力;有个性。要掌握对话艺术,善于独白。在对话过程中,善于对学生的谈话作出迅速而有针对性的语言反应,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完整准确地表达思想,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包括:热情慷慨、善于交际、乐于助人、有责任心、仁慈友善、合群合作、公平客观、耐心周到、有幽默感。
1、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 3 )课程目标(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 4 ) 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3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它教材的依据。
4 、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以科学的分类为依据。
5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一般由说明和本文两部分组成。 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6 、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1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 、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或说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或说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科学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
创造才能是指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
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以思维力为核心的认识能力;不仅要发展学生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体力,注意教学卫生,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有规律、有节律地学习与生活。要通过发展性教学,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推理、证明、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
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领会知识,它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1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 、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2)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原由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结合平时对学生发展情况的了解,研究当前所讲知识内容在学生学习时,可能产生的消极或积极态度、可能遇到的问题,确定如何针对学生和教学特点,启发学生,在教学哪一阶段,由哪些学生进行问答活动等。将这些研究、分析结果,纳入课时计划。)
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要注意解决的难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的;考虑进行的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最后写出课时计划AG旗舰厅。完整的课时计划,包括以下项目: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
● 课的类型 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 课的一般结构(主要指综合课的主要环节)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
缺点: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1 、教学策略专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 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
( 1 )内容型策略 ( 2 )形式型策略 ( 3 )方法型策略( 4 )综合型策略
4 、 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具体讲,有两条途径:( 1 )结构化策略( 2 )问题化策略
3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2 、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 要素的组合方式。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3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 、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或说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P157—158 5 点
(2)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
当前班级管理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教多: “ 教学中心 ” 的领导方式和 “ 集体中心 ” 的领导方式。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