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xinwenzixun

全国统一免费咨询电话

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0000-0000

Q Q:1234567890

E_mail:xpsyxf.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半岛电竞

您当前的位置是: 半岛电竞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现代AG旗舰厅教育范例6篇

发布时间:2023-06-06 22:45:33 丨 文章作者:小编 丨 浏览次数:625

  AG旗舰厅杨立湖:走进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首都教育和先进的学习型城市,进入以教育和人才培养为优势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列”的战略目标,吹响了推动首都教育科学发展的新号角,开启了首都教育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新篇章。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包括教育装备企事业单位在内的工作在首都教育装备战线上的同志,深感责任重大。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育装备现代化。如何为各级各类学校配备够用、好用的装备,需要各级教育装备部门的同志加强并引领对装备的研究论证,需要教学研究部门和广大一线教师就装备与课程深层次整合,切实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需要教育技术装备企业不断瞄准世界前沿技术与产品,加强国内市场适切性研究,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改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总之,需要通过各方努力,共同服务于首都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共同服务于首都教育教学质量,共同服务于首都教育改革发展大局。

  :您作为“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暨教育装备论坛”主办方的领导,您认为办好此次展会与论坛,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杨立湖:搭建“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暨教育装备论坛”平台,有利于教育装备工作拓展视野;有利于教育装备工作改革创新;有利于教育装备工作内涵发展;有利于教育装备工作扩大合作与交流!

  目前,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已成为国内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地区性教育装备展示会,展会规模不断扩大,规格越来越高,参展产品科技质量逐步提高,观众专业化程度突显,现场交流气氛热烈、浓厚,这是供需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办好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利用这一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可以为首都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为《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编委会副主任,您在展会期间还参加了杂志征文的启动仪式,并做了精彩演讲。请您谈谈对此次征文活动的看法。

  杨立湖:《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举办的“我与教育装备” 主题征文活动在几年前开展过,得到北京市各级教育装备部门以及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积极响应,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为什么同样的主题再次开展活动?

  大家知道,最近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个《纲要》不论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还是在提高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方面,不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还是在教师培训及队伍建设方面,等等,均对中小学技术装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

  1.如何“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不断推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2.如何通过教育装备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可靠真实的资产统计数据及分析,继续为市、区两级财政“加强经费拨款的科学论证”“增强经费分配的科学性”奠定坚实的技术支撑?

  3.如何继续加强学科专用教室配置研究,或继续搭建平台,加强新技术进课堂课题研究,“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探索新型技术形态的教育应用与创新”?

  4.如何采取加强对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组织开展好实验室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比赛等有效措施,促进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提高,进一步提升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整体水平?

  5.如何建立健全以使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长效机制,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6.如何把好进入我市中小学校的仪器、设备、图书的质量关,确保教育教学资源的安全与有效?

  7.如何引导、指导中小学师生开展经典图书阅读等书香燕京系列阅读指导活动,构建“人文校园”,提高广大师生的阅读素养?

  如此等等,需要我们研究的、思考的、梳理的问题有许多。教育技术装备任务越重,越要加强理性思考。脱离实践的纯理论研究固然是空洞的理论,但没有工作反思的实践,往往也是盲目的实践。希望能引起同志们的共鸣,也希望《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为北京中小学技术装备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在新的起点上的科学发展继续鸣锣开道!

  办好教育事业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途径。发展教育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基础,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教育事业在和平解放以来的50年中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发展和进步,但同全国和全世界教育发展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同现代化教育的要求也相差甚远,同全区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文化需求和全区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统率我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加快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越来越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知识也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而知识的获得与提高要建立在教育功能发展基础之上。因此,教育不仅是广义的知识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也具有直接的生产力意义。教育是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地和加速器,今天的教育水平决定着明天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综合国力的强弱。因此,我们一定要努力建设和发展现代化的教育,不仅要在教育设施、教育手段上尽快实现现代化,更要注重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管理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质量的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尽快缩短教育同全国乃至全世界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为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现代化专门人才,才能充分发展教育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力推进现代化教育有更直接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议在我区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重大任务认真研究和组织实施。

  教育牵动着千家万户,关系到各族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怎样,教育办得好不好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放在为全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上,集中体现在大力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千方百计尽快改变教育的落后局面,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能力和积极性作为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第一要务,把培养一代又一代“四有”公民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为的现代化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我们制定的每一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措施,都要从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一是大力发展和推进义务教育工程和“三包”工程,为全区少年儿童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二是认真推进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三是大力发展和提高高等教育,集中力量办好新大学的基础上,加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必须发挥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学校在创造和传播先进文化中的基地和窗口作用。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把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置于培育先进文化的教育高度,置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政治高度。一是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学校”活动;二是重点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生动活泼、有针对性地进行“四观”教育;三是大力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和教工头脑的工作,使青年学生和教职工牢固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四是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属于全人类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如古代西方文化是在近东文化、希腊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它吸收了古埃及的自然科学、近东的宗教观念和希腊的爱智思想,在罗马帝国众多地理资源、众多民族精神基础上发现了适用于各民族的科学、道德、法律、哲学及宗教观念,抽象出“七艺”的课程体系,成为当时最先进的文化。中世纪后期,西方人巧妙地运用从阿拉伯和中国传来的技术,对自己原先由犹太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形成的意识形态进行思考,革新宗教,创造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教伦理;17世纪开始,西方的传教士更是发现了中国的“精英政治制度”——科举制,并将其改造成为英国的文官制度,使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因官僚体制的运转而得到巩固。相比之下,中国虽较早的形成了多民族的中原文化,但由于地域原因,使二千多年以来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儒家学说革新不大,照西方人的说法,“中国人追随其先辈的足迹,一直平静地生活着”。[1](P48)在17世纪开始的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中表现出退缩、拒绝的态度,使一度领先的中华文明开始落后。

  文化与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积淀的传统文化,如传统习俗、语言文字、价值体系,对个体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规范着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这就是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传递、传播某种文化,就是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的任务。文化既是民族精神的表现,又是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活动;文化因一代代人的理解和诠释得到发展和更新,因而呈现出丰富和不断进步的态势。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的作用。

  现代化是自近代以来开始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及价值领域的理性化、教育领域的普及化等互动的过程。现代化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科学革命获得对环境不断增强的控制能力,从而引起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在内的社会变革。它从西欧的法国、英国开始向整个欧洲和北美、澳洲扩展,20世纪开始,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也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从总的方面看来,它是传统的社会制度和观念在科技进步的条件下对现代社会需要所作的功能性适应和调整。现代化是从西方开始的,有的学者认为它溯源于17世纪的“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有的学者回溯到更早的文艺复兴,他们都指明现代化的发展与西方文化和传统有关。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化不是西方化,也不是传统文化的消失,但是现代化的实现过程确实也是各民族文化受到冲击、考验和做出反应的过程,应当区别哪些传统在新的时代和条件下应当保存,哪些是阻碍现代化进程的因素。甚至现代化也不能看作主要是由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兴起而导致的社会运动,因为在彼得大帝时期俄国已经有相当程度的现代化了。现代化的定义应当包括技术、经济、社会、政治、思想、道德和“文化”中所能包括的其他方面,事实上人们在欢呼科学技术带来物质生活变化的同时,也没有忽略现代化过程在思想意识方面的影响。无论在西方或非西方,都有专注于现代化的负面影响的“反现代化”思潮,他们指出,理智化、效率化对传统文化的破坏,现代民族国家官僚制度的建立和国家主义的隐患,以及科技与人性的矛盾等等,成为近二百年来文学艺术和哲学关注的重点,也是教育目标和教育哲学研究所关注的课题。

  教育普及是现代化的关键。工业化、科技发展和民主政治都离不开现代化所需要的人,如果忽视人的教育水准、心理特征能否跟得上时代步伐的问题,即使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民主制度,甚至教育课程,也无法在发展中国家结出硕果。“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能够赋予先进制度的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掌握和运用先进制度的人本身在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还没有经历一场向现代化的转变,那末失败和畸形的发展就是不可避免的。”[2](P2)参与性、独立性和向一切经验开放,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必要前提,而这一切取决于教育本身的现代化,基础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如法国大革命后1791年的《宪法》宣告:“普遍地废除侵犯自由和平等权利的制度,再也不存在贵族、爵位,再也不存在世袭的差别,等级的差别,再也不存在封建制度”,“社会差别只能视其对公共利益是否有益来证明其正确”,但法国并没有在《宪法》公布以后就成为现代国家,因为大多数人并没有形成相应的观念;必须在大多数国民都对封建制度引起怀疑并提出挑战,亦即形成一定的社会基础的情况下,才能促使社会转化和新制度的建立。而这只有教育才能办到。只有教育才能使民众理解现代化的必要,掌握现代化所需的技能,才能使民众成为民主社会的建设者。在现代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人类因城市化、人口流动和大众传播的复杂性而有种种的反应并付出一定的代价,必须具有一定的精神或心态才能适应,如乐于接受新事物、关注地区和国家的公共事务、能理解不同的信息和观点并作出相应的判断,有能力从一个部门转到另一个部门工作、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生活并很好地适应,缺乏这些就会使人产生困惑甚至迷失人生方向。尤其进入20世纪以后,国际组织和跨国体系对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使现代化的进程处于更为激烈和复杂的背景之中,教育现代化的程度更是成为国家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教育现代化是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内容和体制的变化,表现为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思想和价值观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科学化等等,集中表现为教育的普及和民主化。

  教育普及不仅造就了现代化所需的经济、科技和管理人才,而且造就了现代化所必须的社会基础。西方从16世纪开始大规模的扫除文盲和国民教育运动,至18世纪制定义务教育法令,有效地提高了民众的素质。如1770年的英格兰农村中男性青年中能读写的人数比例已经超过51%,苏格兰合理、实用的教育制度更是为维多利亚时代造就了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员。[3](P330注13)19世纪末,西方新教国家的文盲率仅在5%~8%,而德国更是只有6‰,高等教育无论在数量或质量方面都居于欧洲前列。美国从1890年开始大规模地发展中等教育,1920年14~17岁青少年在公立中学就读的人数比例从6.7%上升到32.3%,居于欧洲之上。尤其是现当代美国和英国的公立中等教育发展很快,与有关欧洲国家相比,中学适龄人口每千人中比例如下:

  中等教育的扩大,成为20世纪初美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基础[4](P267),尤其是二战以后美国在中等教育基本普及的基础上扩大高等教育,逐步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但是,教育的发展与现代化的发展之间并非对应的关系,这不仅是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慢程度造成的,也是与不同文化对教育社会作用的认识相联系的。

  英、日两国由于文化教育观念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发展。17世纪就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并没有很快地实现习惯和制度方面的变化,这是因为上层阶级崇尚古典文科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历史、文学、建筑和艺术方面有很深造诣,但并不重视更现代、更实用的科学课程;大批有聪明才智的贫苦民众子弟被排斥于文法学校和大学门外,因而学校只是培养了一批“绅士”,而不是有助于现代化的社会民众基础,直到1890年建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才使英国的科学教育和普及教育加快发展。日本从公元6世纪起就向中国学习,建立起以儒教为中心的学术体系和官学系统,与英国都铎王朝同时的德川幕府为上层阶级开设的武士学校和藩校里,1855年开始除了继续学习中国经典之外,也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和数学、科学;1869年成立的东京大学,目的就是把儒学伦理与西方技术相结合,在十年左右时间里成为铸造日本民族精神的熔炉;而私立的庆应大学则实行更实用的课程,培养了大批促进日本工商业发展的人才。总之,当时的武士阶层中已经形成勤奋学习和模仿西方技术的新精神。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对民众教育与国家富强关系的认识已经非常明确,他们全心全意地希望通过教育改革取得经济和军事的优势,热衷于学习外国经验,政府制定的第一次教育预算就把12%用于派遣留学生,同时文部省预算中还有16%用于支付语言、医学、科学,甚至哲学和法学外籍教师的工资。1871年,文部省技术训练局全部工作人员都是英国人,直到19世纪80年代以后外籍教师的数目才逐渐减少。相比之下,英国议会虽然也曾邀请新教教育家夸美纽斯访问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科学家们也曾聚集于牛津大学制定过普及初等教育和创办第三所大学的决议,但始终缺少日本政治家那样的学习外国的决心和热情,如文官制的推行就遭到长达15年的。原因十分简单,因为“这个计划是中国式的”,他们认为自己是优等民族,不屑于向其他的民族学习,导致的只能是落后。至1900年,英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落后于法国、美国和德国,化学家、工程师也远远少于它的主要经济对手;而日本的武士却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他们的古典教育制度,短时期内成为亚洲强国。这一切都说明,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要前提。

  同时,教育现代化也必须建立在社会现代化,尤其是教育观念现代化的基础上。教育规模、受教育对象的扩大是近代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进入20世纪以来,一些先行的国家已经陆续普及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同时也由“使所有的人都受到平等教育”的阶段进入了“根据能力和努力接受相应教育”的时代,进入了普及教育与英才教育相结合的时代。如英国、法国在二战前后确立了“分流教育”政策,并逐渐影响到美国的教育;尤其是国际范围内竞争的加剧,使停留在“平等”基础上的教育观念向“公平”教育观念发展,在世界上形成“资优儿童是人类共同财产,他们有权接受适合于他们的教育”的观念;同时,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不应受政治或经济条件限制,也已经写入了国际公约,可以说,英才教育和分流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国家教育的重要方面。然而当代的日本,与一些教育先行国家一样已经实现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普及,他们的适龄人口中,高中普及率已经达到98%,大专以上适龄人口受教育比例为60%以上,但是并没有实行分流教育,甚至认为提出这样的建议本身是不应当的,这就导致了日本的教育和科技水平始终处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之下,使一些资优儿童和能力强的学生处于“消极等待”的状态,浪费了他们的人力资源;而一些迟钝的学生又不适应划一的教材教法,在激烈的“学历社会”竞争中厌倦和逃避,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晚上不能入眠。这种矛盾的现象,只有用日本文化本身才能解释。在日本文化中,有一个的重要观念“和”,它有赞同文化多样化的一面,也有缺乏竞争和批判的因素,他们的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使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改革的实施成为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日本虽然早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也曾在近代作出过学习西方的决策,但是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大踏步地前进,根本的原因是过分的群体观念和认资排辈观念阻碍了思想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总之,文化、教育与现代化之间是多向交互影响和作用的过程,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教育观念、教育规模和国家教育政策决定着现代化的速度和水平,也直接影响到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以符号系统物化的民族传统文化,是经历史演变和选择保留下来的知识系统和价值观念,它对个体的思想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构成社会成员的习俗、知识、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等。任何教育都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任何教育又都是在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汇中发展的。

  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人们对他种文化的态度也不同。一种态度是将与自己不同的文化一概斥之为异端,称之为不开化民族,希望用自己的文化去改造他种文化,甚至征服、消灭他种文化;第二种态度较为宽容,用文化相对论的观点承认任何文化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第三种则是尊重并理解他种文化,将其精华纳入自己的文化体系。在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的并存、影响和渗透不可避免,无论个体还是社会都会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比较,有选择地吸收和扬弃。作为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决定采用哪种外来文化,采纳的程度和原则如何,是受引进者的权力意志、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有效成分,以及大众对革新和保持传统文化的普遍态度制约的。国家可以通过入学要求、教学用语、教学内容及设计要求、学生的出路来控制文化发展的趋向,而父母和学校也可以或者促进对其文化的宽容态度,或者培养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优越的信仰来左右个人文化态度。

  多元文化政策指的是一个国家因多种文化的存在而采取的文教政策,它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1)平行顺应。保留各种文化的原先特征,使之平行发展;采用两种以上教学用语,每种语言或民族都不应凌驾于另一种语言或民族之上;(2)消除。在竞争过程中使一种文化有效地消除另一种文化的做法,如通过战争、兼并,甚至种族灭绝的做法,或要求较弱民族采取统治集团推崇的文化;(3)控制。当两种文化在发展上处于不平衡和不协调的状况时,控制一种文化的发展使其处于不利状况,从而达到使之逐步消失的境地。通常人们倾向于平行持续的看法,然而一个已经取得相对协调发展的多元文化总是实质上朝着某种占支配地位的文化发展,这种文化变得如此完善,以至于可以在文化竞争中消除较弱的竞争者;而文化的对抗也并非完全有效,更普遍的是新文化吸取了某些文化的特质,而另一些则不被社会成员所采纳,或者被作为多元文化的一种选择或生活方式而被保留下来。如古希腊人虽然征服了希腊,但罗马教育却吸取了希腊文化的一切成果,他们采用双语政策,主张先学希腊语,吸收希腊学问,然后再学拉丁语,因为必须发展统一的罗马文化。这一思想在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中明确地表露出来,他多次提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对文化的伟大贡献,但同时又批判当时社会追求奢华,强调重振罗马的朴实、勇敢作风,反映了当时的文教政策。再如罗马帝国的后期,希腊人关于宇宙有序的观念与犹太基督教的一神论相联系而被保留下来,罗马人的理性法律体系与日耳曼习惯法相结合而成为西方文化的基础,这些都与后来十字军发现古代文化并发展起自然神论,乃至科学、民主的近代文化有联系。当然其中缺少不了教育世俗化和普及化的作用。尤其在现代世界,文教政策的多元化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例如在新加坡,华人占72%,马来人占15%,印度人占7%,为协调国际关系,为民族共存,同心建设国家,采取母语和英语的双语政策,结果形成以英语带来的科学文化为主体、吸收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新加坡文化”,而不是华族文化或者马来文化,有效地提高了国家的生存能力和发展实力。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应当完全抛弃自己的文化遗产以利用现代知识呢?还是促使自己制度方面的遗产去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历来经验证明,使本国的传统制度适应新的功能比照搬西方制度更为有效。

  文化发展具有融合、排斥种种特点,但向现代化发展则是必然的趋势。每一民族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都会出现冲突甚至对立的状况,必须意识到现代化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问题不在于是不是、能不能回避,也不在于种族或民族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尽快地吸收其他文化中的进步因素,实现从观念到制度的变革,以适应如布莱克在《现代化的动力》中所说的“只有一万年以前游牧民族向定居居民转变才可与之比拟的”人类生活方式大转变的形势。

  在国际政治影响、资本流动、军事占领,社会变动的复杂环境中,很难说是某一种因素决定了现代化的快慢,但公认的是,社会意识中某些新的文化教育观念的出现是其中重要的因素。这里包括:

  1.对普及教育的重视。文化传播与世俗教育的推广,形成以知识学科为基础的教育系统;兴办以培养人才和提高专门化为任务的学校,使国家教育的观念开始形成,义务教育的措施逐步落实。

  2.强调进步和个人价值的新的文化观的出现。进入近代以来,按身份等级决定个人价值的制度逐渐让位于按社会贡献决定个人地位的观念,强调对个体贡献及尊严的评价系统的建立,从而使社会竞争进入公平阶段,促进了社会生产和科技进步。

  3.出现新的人格定向。人们再也不满足终身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生活一辈子,而是要求扩大眼界,提高灵活性,发展起与他人或环境共生的观念,同时要求建立有关的管理部门和法律制度。

  正是在以上观念和制度的形成和建立过程中,传统文化面临着调整和重组的必要,只有这样,民族文化才会获得新的生命,得到新的发展。如果因为对传统文化的分外珍惜而缺少远见卓识,那就可能出现民族主义;只有理性地分析传统文化中哪些因素是阻碍现代化发展的,哪些是可以在现代化社会中保留并有其存在意义的,才能使民族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根据现代化的需要吸收其他文化中的优秀方面,整合并创造出一种更为合理、更为进步的新文化,才能促进现代化的发展。例如,中国是一个很早形成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的国家,但是清末统治阶级在外来文化面前以传统文化而自居,看不到现代化已经迫在眉睫,结果是错失了发展的契机,未能在尊重知识的传统和具有严格选拔文官制度基础上发展科学,更未能形成崇尚能力和贡献的现代观念,因而延缓了现代化的进程。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情况看,文化教育与历史转型相适应,它既是当时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反映,又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人类由于生存的需要,不断地应环境挑战而应战,这就发展了文化,包括对自然改造的物质文明和对世界理解的精神文明;宗教是一种对世界认识和解释的系统,从最初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到与哲学结合的高级宗教,不仅关乎人类本性、宇宙奥秘,而且对教育理论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以前的漫长岁月,人们被保守的精神所主宰,认为教育无非是通过经典文献的学习保存既存秩序,培养的是因循守旧、不敢越出常规的人;而在以科学文化为主导的现代社会,教学目的在于验证知识、发展知识,教育要培养的是个体的独立判断力、反思力,做前人从未做过的事情,因而与古代教育的死记硬背有很大不同,要求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事学习。这不仅是教育的进步,更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进步。

  但是,在人类文化由宗教向科学进步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科学教育存在着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17世纪初,笛卡尔在《方法谈》中指出,西方的许多人出于对宗教狂热和宗教战争的厌恶,将理智活动转向世俗学术和经验科学,使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应用于人类生活和生产,建立起各方面的联系,如世界贸易、移民潮等,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使人们感到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占有者”,正是由于这些显而易见的成效,使教会放宽了对科学的限制,技术专家被越来越偶像化。然而在科学教育普及和提高的同时,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的心灵出现问题,诸如自我中心、利己主义、人生迷失等,虽然科学也努力进入人文领域,探索心理及社会问题,但事实表明科学并非万能;1945年的应用更使人们对科学产生怀疑,技术专家也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有益于人类失去自信,纯粹的科学不再成为有思想、有良知的人的追求。一句话,人们对科学的乐观态度开始转变,要求理智向人文科学倾斜,加强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以避免将可以毁灭人类的力量交给不负责任的人。也有不少宗教界的人士指出,宗教对于人的本性、对于纠正自我中心具有权威作用,为了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有必要恢复宗教教育。更多的人是从完善科学教育出发,要求将完整的科学精神交给民众,使追求真理、集思广益成为社会普遍意识,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可以说,人类已经认识到科学必须与文化中的其他因素相结合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必须探讨教育与宗教、科学的种种关系。事实上,现代许多教育哲学流派对此已经开始了深入的研究。

  与社会和教育现代化过程相联系,某些反现代化的思潮也在起作用,如许多后起国家针对先进国家的“自强运动”、民族国家主义对世界主义的、宗教对现代化的批评等,固然有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嫌疑,但是其中也有“文化建设”的价值,对教育思想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在西方现代化运动之前,个人对地域性权威力量的依存早已存在,但直到18世纪,“国家主义”才成为政治学的名词,它要求个人必须向民族国家效忠,而不是以宗教或者组织为归属。18世纪末,英国和法国首先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它们有效地组织了军事力量,较好地发展了经济和科技。国力相对落后的东欧及其他国家,如德国等都向法国引进启蒙运动的观念,向英国学习工业,开始了“自强运动”,创建起民族国家。在德国,马丁·路德创办的新教学校,首先使用从拉丁文翻译过来的德文《圣经》,作为读写教育的教材,从而第一个具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同时发展起民族意识,后来这种民族意识为统治者所利用,发展起民族国家主义的教育思想,建立起国家教育的体系。例如,德国哲学家费希特主张的民族“社会主义”,希望由国家政权控制经济生活,由国家提供给个人经济、社会和精神上的种种需要,由国家决定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由此实现国家的富强。然而很不幸,这种国家主义的教育主张最后被夸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形成一种叫做文化民族主义的东西,最终造成人类的劫难,这是马丁·路德所始料不及的。同时,法国的拿破仑也将启蒙运动的宗旨与现代化的经济、军事力量相结合,据以横扫全欧洲,使法国大革命的世界主义转为法国国家主义,引发了其他国家的文化民族主义反应。

  从启蒙运动欢呼理性从宗教中解放出来的胜利,声称基于经验的自然科学是取得知识的唯一可靠方法和“控制自然”的力量以来,科学作为“进步”的文化在技术、经济和教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取得了主导的地位,一种相信无论在什么地方科学都是人类学习的基本内容的观念,使历史和地理的差异失去其重要性;同时科学本身不仅限于自然科学而向研究全体人类道德、历史、宗教和社会背后的“理性原则”发展。但是,这种转变却是在宗教界的“反现代化”思潮出现后,才注意到现代化初期那种崇尚个人才能、勤勉的社会意识所代表的文化现象——功利主义文化和基督教精神之间的冲突,人们才重视研究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道德系统与社会规范的“相对性”问题,才导致了对“理智精神”本身的不断批判,才有可能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在宗教界批判现代化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同时,世俗的社会批判也不甘寂寞,一些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从不同的方面指出现代化导致的道德、社会问题。如英国思想家、文学家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对当时社会弥漫的无知、自私自利进行批判,他奚落法国的“法理社会”和“掠夺的道德”,认为文明应当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建立在“善”“美”的教养基础上;华兹华斯(Willian Wordsworth,1770—1850)、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等浪漫诗人也从庸俗的“精打细算能力的无限运用”着手批评人性的失落,文化的危机;孟加拉诗人泰戈尔指责国家主义是“巨无霸的自私自利”,“道德死灭的亡命”[6](P101),他说:“目前是人类文明最黑暗的时期,因为每一种族都封闭在自造的局限中,自称为‘国家’”,“以爱国主义之名行世,高举叛离天国的大旗”;要求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以克服功利主义,控制新武器和机械;当代哲学家罗素、怀德海也提出了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良方,其中主要的方法是教育。

  总之,仅现代化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远远超过经济方面,它通过教育手段实现传递和传播,并且为形成新的文化意识、新的人性特点,建设新的文化做准备;固然有的时候看起来反现代化的思潮太保守、太不自量,但是它们从另外角度提出的问题未免不是建设新文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认识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与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已为许多学者所关注,“九五”期间对教育与现代化关系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如黄济、王策三主编的《现代教育论》,力图从现代高度重新认识教育研究的基本问题;顾明远教授主持的“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比较研究”国家课题、刁培萼教授的《教育文化学》和石中英的《教育学的文化性格》从不同角度关注文化教育与现代化关系问题;张瑞fán@①、王承绪主编的《中外教育比较史纲》融比较教育和教育史、科技史于一炉,在研究方法上有重大创新;王炳照、阎国华主编的《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田正平主编的《中国教育近代化丛书》等,不仅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也为后人的探索提供了多方面的基础。但是,研究尚有疏漏的问题,某些专题尚待深入,尚待吸收哲学、社会学、史学、宗教学的成果和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使有关的教育哲学思想得到准确的阐释,如文化与教育的深层关系、中西教育立法比较等。

  人们在了解和理解他种文化时,往往会按照自己原先的思维模式或习惯来加以选择、解读,这就容易造成文化误读现象。如18世纪的莱布尼茨从白鲁神父给他的“八卦图”中看到了“上帝与虚无人间的辩证法”,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二进制的算术;而西方的传教士把中国的“科举制”看作是“真正按柏拉图精英政治思想设计的模式”,都是以自己原先的文化背景为解释他族文化现象的基础,结果造成文化误读现象。这也说明,要了解他族教育现象,必须先理解它的文化背景,尊重文化的差异,而不是要证明他们与我们相似;只有在超越具体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才能发现对普遍人类具有意义的抽象原则。也就是说,学者们由于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很可能从自己的知识结构看待其他的文化现象,因此,一方面需要具有全球观念,另一方面需要深入具体文化实质,这样才有可能在客观描述各种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作用的基础上,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规律。

  马克斯·韦伯指出,社会科学之所以葆有“永恒的青春”,是因为社会科学的历史“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它“试图通过概念的构成去分析性地理顺现实的头绪,通过科学视野的扩大和转移而使已经构成的分析式概念结构解体,并依据如此转变的基础重新构成概念。”[7](P104)各种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其独特的模式和道路,同时也有某种共同的特性,这种特性只有在它们与某一历史时期相关时才表现出来,如社会转型、文化演变等。现代化是已经有近二百年历史的社会变迁,它首先在西方发生并且扩展到世界各地,以科学知识的积累、理性态度的形成、社会流动的加快、经济的快速增长、政治民主化和以个人对社会贡献为评价标准的观念为特征,这些现象与文化教育之间的联系至今尚未完全被人们所了解,必须结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作进一步的比较研究,才能揭示其中的规律。

  如果说现代化对近代教育的要求是普及初等教育的线世纪以来现代化就要求教育满足科技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表现为教育的提高和分流,如中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英才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结合等等。同时,由近展而来的教育立法,在现代进入完善阶段;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使人们对教育作用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发展起以科学、人道主义为中心的全球文化,提出要求培养具有全球观点、能从全人类长远利益出发的“国际人”的教育目标。尤其是20世纪此起彼伏的战争和民族纠纷,更使人们认识到全球意识和文化理解的重要。这一切,都是未来对教育的期望和要求,是人类文化教育朝着和平和进步发展的趋势。

  总而言之,教育是增进世界文化交流和合作的有效途径,愿我们用自己的菲薄力量来为文化的理解提供一些资料,使西方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使中国人了解西方文化和其他文化,从而在教育领域有更多的合作和进步。

  [1]中西对话·潜能问题[A].独角兽与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钱伯斯.有关苏格兰中部人口和经济的论文[A].见:格拉斯,埃维斯.历史上的人口[M].伦敦:1965.

  [5]费尔南,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M].北京:三联书屋,1993.

  [6]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现代教育管理》原名《辽宁高等教育研究》,创办于1980年1月,双月刊,内部发行,辽宁省高等教育研究所和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主编为陶增骈,副主编为邓晓春、李放。1991年3月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1993年改为辽宁教育研究院和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主编为陶增骈、邓晓春。2000年1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为《辽宁教育研究》,月刊,公开发行,辽宁教育研究院主办,主编为李喜平。2001年至2006年3月主编为张德祥、邓晓春。为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和期刊自身发展的需要,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9年起更名为《现代教育管理》。

  这回所要说的现代教育的新趋势,就是注重个人本能Instiot的趋势。从前的教育家对于儿童的本能,很不留意;现在才知道儿童的本能是教育上很重要的东西,一切学问和训练,必定要拿人类天然的与生俱来的本能做根据,利用他自动的能力,发展他原有的天性,才是新教育的宗旨。从前的教育,把学生当做被动的,把许多教授的材料装进学生心里去,就算了事;现在的教育,是要学生自动,是以学生个人的本能做主,拿教育做发展他们本能的工具。

  这种注重个人天然本能的教育倾向,是很新的,是近来才有的。从前西方的人对于人心有两种很怪的观念:1.把人心当做一个袋子,中间是空的,可以拿些东西装将进去;2.把人心看做白蜡白纸一样,想做成什么就像什么,要染上什么颜色就变成什么颜色。这两个比喻可以证明古人把人心看做被动的,推到结果,必定把儿童也目的地做被动的,不相信他们有自己的本能。

  现在的教育渐渐承认个人的本能,所以现在教授的方法,让儿童加入学校的活动,拿他天然的本能做主,从旁边去利用他、指点他、引导他,叫他往一个方向上走,叫他向他能够做到的地方发展——这就是新教育与旧教育不同的地方。

  本能到底是什么,现在也用不着精密的科学的定义。简单说来,本能是天然生来,不学而能的种种趋向,种种冲动。譬如小孩子初生下地,遇见强光,就会闭眼,遇见大声音,就会害怕,饿了就会要吃,这都是自然的动作,没有人教导他的。这些不学而能不教而知的天生的性质,就叫做本能。教育不过观察哪些是他们可能的,哪些是应该利用的,把他一一挑选出来,加以相当的训练,引到实际应用上去,把他们的本能一一发现出来,这才是注重自动的新教育。

  以上所说的本能,不过是关于个人里面的一部分。教育的缘起,就因为除了里面的本能,还有外面的社会的种种环境。譬如风俗习惯、历史遗传、道德文化都是外面的分子。因为要想把内部的本能和外部的环境互相照应、互相帮助、互相融合起来,所以才有教育。我们且分三步说。

  (一)教育的需要就是因为什么缘故才要教育?因为个人的本能和社会的环境中间有一道大沟。本能的天然趋向,自然的冲动,是杂乱无章的,是未经过训练的,所以不能适合社会生活之用。有这种缘由逼迫我们,所以我们才要教育。

  (二)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到底是为什么?因为个人的本能未必恰和社会生活相合,所以教育的方针就在怎样训练,怎样引导个人的本能,叫他和社会的生活相合。必定要把个人的本能和现在社会的生活沟通一气,叫他恰好适应社会的需要,才是教育的目的。

  (三)教育的材料就是拿什么东西来教育?因为教育是引导个人的本能叫他适合现在社会的生活,所以必定要拿那些和现在有益的学问文学技术制度来做教育的材料。

  照这样看来,教育这个东西,乃是引导训练发展个人本能,让他恰好和社会生活相合。所以现代的教育是沟通个人本能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工具。

  大家都知道教育的范围很大,不单限于学校教育。小儿生下地来,自吃乳的时候就受他母亲的种种教育,可见人生在世,天然的本能没有一天不和社会环境接触的,这都是广义的教育。我此刻且不讲这种广义的教育,先讲学校的教育。学校是什么呢?学校是一种社会的制度,社会把一切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种种计画工具,集聚在这个机关之中,拿这些东西训练学生,使他本能的活动,变向一条路上去,和当时社会生活的精神相结合,——这就是学校的定义。再简单说一句,学校就是缩小的集中的社会,把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计画工具,拿来教社会的幼小分子,叫他们为现在和将来社会之用。学校不但是雏形的社会,并且是模范的社会,后来社会改良都要完全靠着他。

  我本不愿意劈头就正式说明个人的教育主张。不过为简单起见,所以开口就说了。注重个人本能,本是教育的新趁势。我所以再三解说,第一要想大家明白教育一方面是拿不学而知不教而能的本能做主体,一方面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做目的的。

  这样抽象的讲法,恐怕有点不容易明白,现在县城抽出小孩子学说话的一件事来,做具体的说明。我们都知道学习语言是很不容易的事,然而小孩子学讲话,居然能在很短的时间,收得很大的效果。这都是本能作用。人类天然有和别人交往的天性,有能讲话的本能,小孩子乱叫乱喊,都是天然的趋向。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当小孩子一岁半的时候,所发的音,连世界上所有的音都有了,这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这种基础AG旗舰厅,就没有教育可言。然而一方面又有社会的需要,我们学说话是要使人懂得我的话,又要使我懂得人的话。小孩子学话,最初有家庭间的要求,其次有社会的需要,不能不通达彼此的意思。因为有这种需要,所以小孩子不知不觉的就能说话了。但是这种社会的需要同时又能限制学话的趋向。我要人懂得我说的话,就不能不依社会上通用的规矩。在北京的人,不能不依北京的发音。社会已经定了“茶”的名,我就不能叫他做“酒”,社会通用的文法是“人吃茶”,我就不能说“茶吃人”。小孩子天然的本能,受了这种限制,自然渐渐地归到一个方向去,学成一种适用的话。由此足证二者交相为用。无论何种教育能力,假使受教的没有天然的本能,那么就要教也无从教起,然无论他有多大的天然的本能,假使没有社会的需要,那么就要学也无从学起。由此更足以证明前说的教育上的三义:社交和参与事情,就是小孩子要学话的需要;使他成一个能应答的人物,就是他的目的;在他那个社会里单字、成语、语气、文法等,就是他的材料。

  小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学到很多很难的语言,这件事若要研究起来,可以得到三种教训:

  (一)小孩子天然有说话的趋向,家庭利用他教他说话,渐渐的就能说能懂。到了学校,用了许多工夫,反不能收这样的效果,这是什么缘故呢?可不是因为一是利用他的本能,一是压制他的本能,所以一方面收效很大,一方面收效很小吗?

  (二)在小孩子学话之先,并没有人告诉他说:“你们一定要学话,不然就不能做人。”也没有人夸奖他说:“你学话将来一定有许多好处。”不过因为有要说话的本能,学到一句话,便欢喜了不得,要是他学会了一句很难学的话,立刻就更快乐起来了。所以他学一个字有一个字的快乐,学一句话有一句话的快乐,立刻学到就立刻开心,所以朝前学去,一点也不困难。学校里所教的东西,不是为五年后用的,就是为十年后用的,全不注意怎样使儿童发生当前的愉快满意。快乐不在现在却在将来,所以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小孩子学话立刻可以满意,所以收效大,学校里边的教育不能立刻就使他们快意,所以收效少。这中间所以然的道理,我们应该注意还是不应该注意呢?

  现在且举出一件故事,美国有一个大城的视学员,到学校里去查学,他问学生,读书有什么用处?有的说:“读了书认得字不致走错了路。”有的说:“认字可以看有趣的书报。”又问他学算学干什么?大家都答不出来。后来有一个学生说:“可以算买卖东西的账目。”又有一个学生说:“倘若有一天犯了罚,警察罚我五块钱,或把我拘留三天,我可以拿算学来算算,看哪一件事更便宜一点。”这件故事很可以证明这学校里边的教育和眼前的生活相隔太远,不能叫学生那刻就能应用,即刻就可以快意,一味拿那些用不着的东西和干燥无味的东西来教他,怎能够立刻就可以见效呢?

  (三)小孩子学话那么快,全靠一种天然社交的趋向。小孩子很欢喜同人家往来,同人家说话,同人家问答,这就是他社交的天性。学校教育不注重他这种社交的天性,专拿纯粹知识一方面的学问去教他,不问他欢喜不欢喜,都要逼迫他去学,又叫他做些无关社会生活的文章,这些机械的记忆的教育,和个人社交的天性,一点也没有关系,怎能收到很大的效果呢?照这样看来,可见得教小孩子说话,利用社交的天性,所以收效很大,学校教育偏于纯粹知识一方面,所以收效很小。这不是一种教训吗?

  以上所说,总括一句,若没有天然的本能做基础,什么东西都不能教,若能把社会的势力,利用这些基础的本能,几乎没有不可教的东西。

  从旁的一方面说,各种社会有历史习惯种种的不同,因而其所选择注重的本能也有差异。大概一个社会总是选择那些与他的历史习惯相合的本能,忽略那些不相合的。由社会淘汰的结果,其中个人所有的本能也就不免偏向于一方了。大抵人的天性有偏向服从社会一面的,也有偏向于反抗社会一面的。偏于服从的,尚墨守,奉教训,循规矩,博闻强识。偏于反抗的,重发明,喜自创,轻冒险,善惊奇,事物当前,必问一个所以然。守旧的社会多注重前类的本能,进取的社会多注重后一类的本能。

  假使有一个守旧的社会,目的不在创造新奇的东西,只愿保存陈旧的老古董,这种社会必定提倡几种的趋向。

  1.怕新奇 人类的天性本有好新奇和怕新奇的两种天性。譬如小孩子最喜欢人家说鬼却又怕鬼。唯有守旧的社会,不欢喜好新奇的天性,常注重怕新奇的天性。

  2.怕人说坏话 守旧的社会里边的人最怕人家说他坏话,所以最怕出风头,最怕叫人注意他。自己一点儿意见也不发表,人家怎么说他便怎么说。

  3.怕困难 最怕遇到困难,最怕多事,他们总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总想变法不如法古,只要安居无事便是神仙。

  这都是守旧社会中最注重的天性。他们注重的天性不同,他们教育的方法也不同。教育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重记忆,讲背诵,不但记书中的意思,并记书中的字句,单叫他们去“依样画葫芦”,不要他们自动,不要他们重新创造。但是小孩子本有活泼泼的天性,拿什么去压制他呢?顶好的法子,就是叫他把他所有的工夫都消磨完了,使他没有发展本能的工夫,专心去做那些模仿的记忆的背诵的事情。

  刚才所说的是守旧的社会所注重的事件,至于维新的社会,自然是想求进步的,求新奇的,他所注重的天性,必定处处和守旧的社会相反了。他所注重的天性自然是好新奇、喜出头、肯负责任、不怕危险的几种天性了。至于教育的方法怎样能利用这种天性,能发展这种天性,且待后来再讲。今天要想大家知道,心理学和教育学都不能给我们一个包医百病的教育神方。研究他们的目的,在懂得这中间的道理,在明白儿童心理上起的观念。学校里边,无论教员教什么,学生心理上总要发生一种反动,真正的好教员,就是在能观察学生的反动,要研究何以这个人这样反动,那个人那样反动,明白这中间的道理,利用各人特别的天性,引他朝正经路上走。可见得研究心理,研究教育,并不是传他一个方法,叫他照样教人,好像包治百病的药单子一样。因为天地间没有传诸百世而不惑,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东西。研究心理教育,不过是给我们的材料,教我们有法子去观察学生心理怎样反动,然后再想用什么方法去引导他。

  教授的事业就好像做买卖一样。有卖的,有买的,方才可成交易。若有人说:“我今天生意很好,卖出了许多货物,但是没有人买去。”你必定说他说疯话了。教的人也不能不细细体察究竟学的人需要什么?缺少什么?能学什么?已经学到我教的什么?若不能细心体会儿童的本能和他的需要,闭了眼睛,一味只顾我教我的书,那就和有卖没有买的商人一样了。教员的职业所以可贵,正为做教员的人可得两重大益处:1.可以把自己所学的学问随时长进;2.可以有机会研究所教儿童的本能,可以学懂得人性,可以懂得“人”,一方面增加自己的学业,一方面懂得人,这才是真正的教员。

  知识在教育上占一个极重要的位置。人类的许多时间,许多精力,都费在求知识上。所以教育学说都很注重知识的性质和求知识的方法。今天所要讲的现代教育的第二种新趋势,就是现代教育家对于知识的新见解,和这种新见解在教育方法上发生的影响。

  古代对于知识的观念大概都是把知识自身看作一个完全独立的目的。知识的价值就在他自身之内。为什么要求知识呢?他们说,求知识便是求知识。求知识的目的就是求知识。(胡附加解说道:“最明显的例,如佛家之求妙语、求圆觉之类。”)因为把知识自身看作独立的目的,所以古代的观念把看作一件现成的东西,拿来拿去,你传给我,我又传给别人,或是摆设起来,供人赏玩,知识就像一些金钱。守钱奴积了许多钱,越积越多,越多越好,全不问金钱有什么用处,只觉得积钱是人生的唯一目的。旧式的知识论正同守财奴的积财观念。又譬如一块宝石无意之中发现了,装嵌起来,可以夸耀大众,可以传给后人。至于这块宝石究竟有何用场,那是不用计论的了。

  现在对于知识的新观念,认明知识是良善行为所不可少的一种工具。人类行为,如果没有正确有用的知识,必致于陷入无意识的动作。知识是一种工具,不是一个独立的目的,是用来指挥我们的动作,帮助我们的计划的,不是无用的奢侈品。知识的价值全在他的实用,所以不是现成的,必须由我们自己研究寻求出来,把他的结果来证实他的价值,证实之后,方才可算是知识。

  初看起来,这种讨论似乎纯粹是哲学上的问题,于教育无关。但是真正的哲学问题没有不发生实际上的效果的,更没有在教育上不发生影响的。我们且先看旧式的知识论在教育上发生的恶果。

  (一)教材 因为把知识看作现成的传授品,所以旧式的学校教育只顾把许多现成的历史、地理、文学、算学等等,尽有灌到儿童的脑袋里去,只要装得进去,就完事了,全不问这些东西在社会上有何需要,在儿童行为上有何影响。

  (二)方法 再看教授的方法,全是注重记忆,注重背诵,注重考试。因为把知识看做可以灌来灌去的现成东西,所以用蛮记的法子灌进去,所以又用背书和考试的法子来看究竟灌进去了没有,来看那些被灌的儿童是否也能照先生的样子把装进去的东西拿出来摆架子了。美国有一种农家,养鸡鸭出卖,卖的时候,常常把鸡鸭吃得饱饱的,可以多卖一点钱。但是鸡鸭喂饱了,便不肯再吃了,所以他们特地造一种管子,鸡鸭喉咙里,把食物硬灌下去,使他们更胖更重。现在的教授方法就是硬装食物到鸡鸭肚子里去的方法。考试的方法就好像农夫用秤称鸡鸭的重量,看他们已经装够了没有。

  (三)养成知识的贵族 知识既不是应用的必需品,既是摆样子的奢侈品,自然是少数人所独用的。旧式教育的结果大概是养成一班博学而无用的贵族,越少越可贵,就同宝石一样。

  (四)养成服从古人的根性 这班博学的贵族,装了许多现成的学问,自然希望人服从古代传下来的宝训,服从古训,就是服从他们自己的学问。封建的国家,专制的国家,都极力提倡这种教育,因为这种服从的根性是于他们很有益处的。这种教育的结果,必致养成守旧的风气,用古人的教训作议论的根据(诗云子曰之类),全不问古今时势的需要不同。

  (五)学科的分离孤立 因为把知识独立看作独立现成物品,可以各自传授,故旧式的学校教科,各自独立,不相关系,不相照应,算术自算术,代数自代数,几何自几何,数学又和旁的学科没有关系,历史和文学无关,文学同修身无关。只要一样样都学完了就算了事,又何必问各科的交互关系呢?

  以上所说不过是略指出旧式知识论的效果。如今且看现代对于知识的新态度,认定知识是指使人生行为的工具,是现做起来的,不是现成的——在教育上有何意义。

  第一个例就是现在大战后的世界大势。不消说得,这种知识不是古来传下的现成的知识,是要我们自己去搜集研究的。请问我们去求这种知识的目的不过是求到这种知识就算完事了吗?求这种知识的实际动机是要发现种种问题,寻出现在的大势究竟是什么样子,明白了这种大势,我们自己的行动应该定什么政策,采用什么方针,将来的情势可以怎样预料,怎样防备。这种知识所以有用,正因为他可以做我们实地行动的指南针。所以要求知识,正为要人实行的准备。所以要知,正为要行。

  再举一个例。譬如铁匠打铁。从前的铁匠只要依着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老法子就够了。这种知识是现成的,是死的,是相沿不变的。现代工业发达了,钢铁一业的用处更大,决不能倚靠这种幼稚的旧知识。现在钢铁工厂所需要的冶金学,范围极大,问题极复杂,那旧式的乡村铁匠做梦也想不到。现代铁厂必须研究铁矿的区域,矿苗的性质,制铁方法的比较利弊,种种化学电学的试验,种种出口的用途,等等。拿这种知识来比较乡村铁匠世袭的知识,便可知道现代所需要的新知识绝不是现成的遗传品,必须是时时留心研察的结果,必须要随时求进步求改良,方才可以应付现代社会时时变迁的需要。

  再举一个例,就是做母亲应该有的知识。古人固然也有关于母教的知识,老太太传给太太,太太传给少奶奶,大概都是根据于经验的零碎知识,和乡村铁匠的打铁法一样,现代人讲母道的知识,就大不相同了。现在的母教,必须要懂看护学、儿童心理学,又要知道儿童容易有的疾病,又要知道各种营养食物的性质,又要知儿童应该做的运动游戏。这些还不够,因为无论家庭以内弄得怎样好,若是社会的公共卫生不讲究,道路污秽,饮水不洁,终难免儿童传染流行的疫病。所以做母亲的,不但要研究儿童的种种问题,不但要研究家庭的种种问题,还要研究社会的、市政的种种问题。这种知识可是那种代代相传的旧法子所能得到的吗?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女子的教育。从前的女子教育,不过是一种装饰品、奢侈品,所以只要能做几首诗,能著一部小说,就完了。现在我们既然承认女子教育是一国将来的国民极有密切关系的,那么我们就该实地考察社会的需要,斟酌现代的时势,来定女子教育的范围和性质,要使女子所受的教育能适合社会的生活,使他成为有用的国民,使他能做适合时势的良妻贤母。这种教育岂是从前那种装饰品的教育所能养成的?

  以上所说,不过举几个例来说明现代需要的知识的性质。和从前大不相同,求知识的方法也大不相同。现代所要的知识都是要能应用的,都是要能做人生行为的指引的,绝不是现成的奢侈品,是必法,须自己现做起来的应用工具。至于教授实际上应该用什么方法,方才可以做到这步田地——那个问题且待下一次再说。现在且说这种新的知识见解在教育上的意义。

  第一,从前的教育是拿现成的教材做起点的,现代的教育是拿这个那个儿童这个那个人做起点的。从前的教育是先有了许多历史、地理、文学、算术等等现成材料,然后想怎样把这些材料硬装进儿童的脑袋里去。现代的教育是先有一群活泼泼的儿童任在某种环境里面,教育家的问题是,这些儿童实际生活上有什么样的问题呢?他们游戏的时候,做活的时候,想象的时候,发生什么样的需要,可以给我们利用得来做教育他们的法门吗?我们应该怎样引导他们的天然活动的本能,来引他们去求有用的知识呢?教育的重心,从“教材”方面搬到“人”的方面,所以教授的方法也不能不彻底改变。新教育注重的是,这些儿童所爱做的是什么?所能做的是什么?懂得他们的天然本能,利用他们的天然兴趣,然后指引他们去求种种于个人于社会有用的知识。

  第二,从前的教育只做到把现有的教材传授给儿童,就算完事。现代的教育不但要发展个人的才能,还要注意把个人才能的发展指引到有益于社会的一个方向上去。因此,教育家的问题不单是观察儿童的本能,还要研究此时此地的社会需要,挑出几种主要的社会生活,用来安排在学校里,使学校的生活就是最精彩的社会生活,使儿童做这种活动时,就可以不知不觉的预备将来了解应付社会国家的种种需要种种问题。

  以上所说的教育是不容易做到的。不但种种旧式教育的制度和组织都要经一番根本的改革,并且须要使一般教员的有充分的准备。教员必须有适当的学问,方才能随时应付变迁的社会需要;必须有精密的心思,细腻的耐性,方才可以随时观察儿童的性情兴趣;必须有浓厚的同情,慈祥的性情,方才可以替儿童设心处地,体会儿童的心思意义。做教员是一件神圣事业,做小学教员更是一件神圣的事业,绝不是个人饭碗问题,应该认作一件最尊贵的终身大事。

  我举出这种实行的困难,并不是说这种新教育还在理论的时代,不曾行过。并不是的。这种教育在西洋已有许多人实行了,已经成了一种实施的趋势。但是西洋各国都早已有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旧式教育制度,推行久了,不能一时彻底改革,所以只好东贴一块,西补一块,逐渐弥补,逐渐改良。中国现在教育制度还不曾完全独立,一切组织设备,都还不曾完备。旧教育的根底不深,故受毒害也不深,很可以有及早回头,彻底改革的良好机会。这是中国教育不幸中之大幸,我很望诸位不要失望。

  一国的教育决不可胡乱摹仿别国。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摹仿都只能学到别国的外面种种形式编制,决不能得到内部的特别精神。况且现在各国都在逐渐改良教育的时候。等到你们完全模仿成功时,他们早已暗中把旧制度逐渐变换过了——你们还是落后赶不上,所以我希望中国的教育家一方面实地地研究本国本地的社会需要,一方面用西洋的教育学说作一种参考材料,如此做去,方才可以造成一种中国现代的新教育。

  第一次演讲,说求学其实是自己教育自己,各人须要用他自己的天然能力,方才可以求学。旁人不能供给一种境地,引起这种能力的活动,使他朝社会需要的方面走去。第二次讲演,说单为求知识去求知识,绝不是教育的目的,知识须是指导人生行为成功的工具。怎样才能够把这些原理用到学校里边去,预备造成一个真正的民治社会,换一句话说,就是怎样才能使教育变成社会的,这是现在教育的趋向,也就是我今天所要讲的。

  简单说起来,这种教育必定要有几种条件:1.要发展儿童原始的本能;2.引导本能,一定要拿有益的知识活用的知识来训练他,养成他有益于社会的行为,有益于社会的品行;3.这种教育一定要是恰合民治国家的教育。民治国家的人民要有独立判断力,要有自由思想力,要有实施试验的工夫,拿自己的能力,找出思想和行为的方向。所以民治的教育就是要造成配做民治国民的人才。

  现在且举一个例子,说明这种教育的实际方法。不过举例很会拘束听的人,是最危险的一件事。我当举例之先,要大家知道这例只可以类推,不是所有的方法,尽以此为限。我现在且拿栽花种树做个例。栽种是叫人活动的,可以利用学生的活动的本能叫他朝社会的方面走,使他的行为于社会上有益处。这种小小的活动,大可以拿来做教育的方法。且把栽种的用法分别说出来。

  (一)栽种虽然是小事体,却有大益处,可以引起儿童欢喜活动的天性,用官能去做事,不是纸上的工夫。活动的天性细细的分析起来,有许多种:1.试验 小孩子欢喜拿一桩事来试验,看他结果如何;2.冒险 小孩子总想到没有到过的地方去瞧瞧,看有什么新奇的东西没有;3.尝试 小孩子得了一个东西,能吃的总想去尝尝,能玩的总想去试试;4.欢喜好看 小孩子喜欢美,所以拿到一物总想造成整齐的好看的东西;5.亲自动手 小孩子要是看见看见人家做事,就要动手,最不愿意旁观。——这些天性,做教员的应该利用他做有益的事件,随机引导,让他发展起来才对。这些天性粗粗看来似乎不大重要,仔细研究起来实在有益的很。科学态度的发达多从这些天性得来的。譬如希腊那时文明程度到了那样高,何以不能发明科学呢?他们的错处就在单从学理上研究,不肯动手去做实地的试验,不能利用这种种天然活动的本能,所以虽然懂得逻辑,却不能发明科学。后来的人肯亲自动手,亲自去试验,方才渐渐的有科学的发明。照这样看来,科学的发达全靠这种表面上不甚重要的天性,所以我们应该鼓励他,利用他。

  (二)要知道栽种并不是专重物质上的活动,实在有教育的功用。栽种的活动可以发生许多教育上的效果,并可以引起儿童求知识的兴趣。譬如栽种花木,把一些栽在沙里,把一些栽在泥土里,把一些栽到净泥里,把一些栽小石子里边,再研究哪种土性宜哪种花草,哪种土性不宜哪种花草。又一方面研究花草的种子,怎样可以发芽,怎样可以长大,要怎样的热度,要多少光线,要多少水分——这都是知识的方法,教员应该随机利导,儿童活动时需要什么知识就应该使知什么。小孩子做这种事,因为实际的需要,所以自然发生求知识的动机,所以这是顶用的活动。所以就是栽种一件小事,并不单是物质上的活动,实在是引导儿童求知识的一桩利器。这样活动所得的知识,若用正式的名称,何尝不是植物学、矿物学、化学等等,不过现在用的教育方法和从前不同,现在是叫他去做事,叫他去活动。做教员的随时指导,懂得什么教什么。教授的方法,不是装将进去的,是要儿童自己做将出来的。这样亲自试验,其实就是各种科学发明的历史的方法。植物学不是研究植物的发明的,是实地练习好奇好动手的人发明的。别的科学也多是这样。可见得不是先有科学家才发明科学,是先有实地练习家才发明科学的。

  以上说的两件事:1.说栽种的活动,可引起儿童活动的天性;2.说这种活动有教育的性质,可引起儿童求有用的知识。现在再说第三件。

  (三)这种栽培的活动带有民治的社会的性质。顺着儿童自动的天性去训练他,养成自己判断力,能够自己下判断,断定那是好的那是坏的。没有知道的可以拿已经的来推测,没有做到的可以试验试验看。这些自动的思想判断都是民治的社会万不可少的性质。所以这种顺着自动的天性而施的教育,大可以养成适宜民治社会的人才。自治的观念是人人都有的,人世间人都想自己管自己,不愿意旁人来管我。何以民治发达这样迟呢?大概单想自治是不济事的,想怎样还要能做到怎样,才可以发生效力。单去空想,是没有用处的。从前人都以为只有圣人贤人配管人,别人不配管人,所以教育也不注重叫人自管自。新教育注重独立的思想力、判断力,所以能够养成适宜民治社会的人才。

  希腊的柏拉图说:“什么叫奴隶呢?奴隶自己没有主意,拿人家话当做自己的话,把人家意思当做自己的意思,一味听人指挥,一味的被动罢了。”自由和奴隶的区别,就在能创造意思,拿自己的意思支配自己的行为,实地做去,不尚空谈。这是真正自由,民治国的人万不可少的。古时说自由,以为去了管束就是自由,但这是消极的。真自由是能发起意思,使自己的思想指使自己的行为,使思想能实现,这都是积极的。能使用自己的能力才算是真自由,要想使人有这种能力,非实行我们所讲的教育不可。

  以上所说的教育方法,还有一种社会的性质。就是学到知识是社会上有用的知识,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譬如一个人在学校里边记得许多植物的名字、术语、分类,到了外边,全不能在农业种植上应用,比较那不摩书本的农夫,简直可以说是没有用的东西。我这样说,并不是不赞成科学家。但是普通教育并不是为了养成人类的科学家的,是要使一般人在社会上能做一种有用的分子。旧式的教育,不管社会的实用,只知道从教科书上做工夫,叫他一章一章的记下去,叫他知道许多名词、公式,却不知道这种法式的科学知识是不能实地应用的。书本上的知识,虽然弄得很熟,也能说出名词,做出公式,在讲台上也能做游戏的试验,但是如不能够实用到社会上生活上去,可不是废物吗?

  我们说栽种花木不是教他做农夫是教他做社会的生活,这中间包含教育原理很多。教小孩子固然不能有广博的范围,但是儿童年龄长大就可以渐渐推广到社会的生计的各种问题上去。就是栽种五谷一件小事,可以推广范围,教知道从下种收获,一直到贩卖一切情形。教他知道怎样种,怎样培养,什么泥土合宜,怎样用水灌溉,怎样收割,怎样制造,怎样分配,哪个市场需要这个,哪个地方需用这个,粮食与交通机关的关系如何密切,水利与民生有何关系,从头至尾可以得到许多社会的生计的知识。可见得教导的范围可以随便推广,只有一种限制,就是儿童年龄。年龄小范围可以缩小,年龄大范围可以放大,另外再没有限制的。

  刚才说栽种的一个例,请大家不要被他拘束住了,因为随便什么都可以作例。这些事都是因地制宜,不是板定的单要拿一个作例的。我引这个例是注重实行方法的。现在需要的科学的方法,就在能实用,就在能合社会生活需要,不是书本上无用的死的知识,是社会上有用的活的知识。

  前回讲“美国之民治的发展”,曾讲过平常人观察西方文明,总说是偏重物质方面,说是崇拜金钱,究竟是观察错了。西方文化的精神,在于活动的精神,敢同天然界开战,要征服天行。东方人把天看作神圣,不可思议的东西,所以都听天由命。西方人用人力去征服天行,把电拿来通信,拿来点灯,拿来行车,把天然界的东西,一个个拿来供我们使用,这是西方文明的特别精神。但是西方文明也有缺点,有人过于崇拜物质上的文明,把人事过境迁和科学分开,所以也有人利用物质文明造下种种罪恶。道德是道德,科学是科学,这是西方文明最大的危险。我们要补救这个缺点,一定要拿社会生活做科学教育的背景,使学理帮助实行,使科学帮助道德。如此做去,方才可使科学是活的,不是机械的;方才可使道德是实用的,不是空想的。

  东方现在的情形,有两大危险,不可不注意:1.有人想抵抗物质文明,要想保存旧社会的思想习惯,叫他一点也不受物质文明的影响AG旗舰厅。要知道物质文明没有法可以抵抗,如电线、电话、火车、工厂等,已经到了国门口,没有拒绝的方法,一定要发生影响的。好像太平洋的潮水,一涌而来,没有东西可以抵得住的。2.有人妄想有了物质文明就全够了,把人生问题丢开,使物质的发达不能在社会生活上发生良好的影响。这也是大错的。你们的东邻就有这种错误。他们一方面想保存许多旧社会的思想习惯,不受新文明的影响;一方面极端趋向物质的发展,又不能利用物质的发展来增进人民的生活。这种错误的结果,使新旧分开,物质文明与人生行为分开,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现象。

Copyright © 2018-2023 半岛电竞·(中国)APP下载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

电 话:400-123-4567 手 机:138-0000-0000 传 真:+86-123-4567 E-mail:xpsyxf.com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半岛电竞

关注半岛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