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xinwenzixun
全国统一免费咨询电话
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0000-0000
Q Q:1234567890
E_mail:xpsyxf.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半岛电竞
AG旗舰厅中国式现代化指引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
AG旗舰厅走好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道路,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责任重大。高等教育体系要加强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适当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主动融入区域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以高等教育现代化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教育工作方面提出了系列新论断、新要求,对高等教育发展方面进行了新部署。高校要深刻领会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这一战略部署的深刻含义,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高校力量。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重要论断,围绕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等作出新的全面部署。这为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了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是党的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部署。可以说,教育、科技、人才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共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从大教育观的角度看,我们既要将教育、科技、人才视为大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又要将其置于国家发展的宏观格局中进行审视,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些论断和部署深刻体现了教育支撑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创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的发展规律,对扎根中国大地办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主要特点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一论述详细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更为探索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可以说,强大的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影响巧实力、技术锐实力、科学元实力的关键推动力、主要贡献者和重要发源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率先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目前,发达国家的全部人口加起来不过10亿人,而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人口超过14亿人,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202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长到57.8%,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10多个百分点;在学总规模4430多万人,占世界大学生在学人口总数20%以上,稳居全球首位。这么大规模人口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其艰巨性和复杂性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项繁重、复杂的系统工程,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二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高等教育现代化。习指出:“我们不能等实现了现代化再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而是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需要久久为功的历史实践才能实现的目标。教育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而高等教育作为更高层次的教育,在提高全体公民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AG旗舰厅所以,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一是要促进公平,二是要提高质量,共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是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中国进入现代化,不仅要成为经济强国,也要成为文化强国。教育就是要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四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必须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思想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等教育现代化。
五是促进人类命运一体和平发展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教育发挥着沟通世界、交流心灵的作用,在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上,中国教育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教育对外交流只会越来越频繁。我们一方面要增强文化自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另一方面,我们要有国际视野,培育青年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促进人类和平共处,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发展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必须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扬长补短,统筹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遵循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规律,又要遵循教育现代化发展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促进教育资本向人才、文化、科技、创新不断转化,高质量构建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
一是加强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中国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在建设现代化高等教育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动员、组织和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事业。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党对教育的领导方式,深入推进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与完善,实现制度现代化、管理现代化和服务现代化为抓手,全面提升高校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
二是适当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教育是人才涌现的基础和科技发展的先导,具有鲜明的战略价值。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人口规模的现代化,就全国来说,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但由于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因此,需要在规模上适当扩大,质量上进一步提升。从广西情况来看,高校总量偏少,类型结构不优。截至2021年底,广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2.4%,与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立足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扩容增量,构建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规模。利用好国家振兴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措施,坚持“两极带动,多点突破”的发展思路,加大南宁教育园区和桂林高校集聚区建设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规模。此外,结合地方产业结构和发展需求,合理新增布局一批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新建、独立学院转设、成人高校转制、技师学院提升等多种形式,加强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力争实现“十四五”末广西高校数量达到100所以上的发展目标。
三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从全国来看,结构、科类结构和布局结构等,都存在明显差距,如在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东、中、西部地区高校入选学科数分别为331个、83个和51个,区域间的差异较大。从广西来看,全区仅一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存在高等教育结构不优的问题。我们要大力推进实施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项目,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推进学位点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在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布局上予以重点倾斜政策,扩大学位点数量,提升办学层次。加强现有学位点内涵建设,提升学科专业承载能力,积极争取研究生招生指标,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指标特殊政策。加快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不断优化高等教育体系和结构,引领高等教育向更高质量、更高层次发展。
四是坚守人民立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在百年历史奋斗实践中,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教育涉及全体人的切身利益,高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必须牢牢抓住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学思想,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发展,不断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高等教育。
五是提高师资质量。优秀的教师队伍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构建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就必须强化人才强国战略,必须要完善高校教师的选拔、晋升、考核机制建设,打破以“五唯”为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建设,构建人文管理体系,让高校教师回归教学的本身,关注学生本体,注重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做“四有”好老师。要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高校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学科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培养以及骨干教师海外研修等工程,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师队伍和创新团队。
六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靠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要提升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质量水平,要紧跟互联网时代特点,AG旗舰厅打通教学场景数字化、教学过程数字化、教学管理数字化的各个环节。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推进高校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多维的、全面的、全过程的教育评价体系。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学生培养方案中,开设专门创新创业课程,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教育。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鼓励师生大胆创造,营造勇于创新的学术氛围,坚持“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敢于做从0到1的突破者,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七是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从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过程看,教育现代化经历了从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建设到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高校要积极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贡献高等教育的力量。要根据区域发展需要,加快紧缺空白专业设置,提高专业设置针对性,培养各行各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开放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立足于社会多方面发展的共同需求,其根本逻辑是以高等教育现代化推动人的思维方式现代化,从而科学有序地推动社会的现代化。走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道路,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责任重大。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各项工作,踔厉奋发,勇毅向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高等教育现代化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普及化阶段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研究”(BIA220064)的研究成果]